top of page
搜尋

掌握高效率溝通的三大心法

  • 作家相片: Dustin Chuang
    Dustin Chuang
  • 2024年10月19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在生活聊天當中,我們很常對一個人好奇,無論是陌生人,朋友,家人,同事,我們在對話當中避免「審訊式」的對話,這類對話只不斷提出問題,卻沒有深度。而「自我為中心」的對話也應避免,不要將對方的每一個回答都轉移回自己的經歷。這兩種對話模式都容易讓人厭煩,與討厭.有三種提問心法(特徵、情緒、動機)有助於讓對話深入,並建立與對方的情感聯繫。以下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技巧的建議:


1 特徵提問:捕捉特徵,進一步延伸話題 當對方描述自己的工作或興趣時,觀察其中的特徵(如「細心」、「創造力」、「耐心」等),並據此進行評論或提問。這種方式能使對話自然延續,並且顯示你對對方的真誠關注。


2 情緒提問:關注情緒,觸動情感層面 問對方的情緒或感受,這能引起他們的共鳴。當他們分享某個經歷時,問問他們的感受,而不僅僅是客觀信息。例如:「那段經歷對你來說感覺怎麼樣?」這能使對話變得更加個人化和有意義。


3 動機提問:探究動機,挖掘深層驅動力 在對話中,嘗試去理解對方的動機——他們為什麼選擇做某件事?這有助於讓對方更深刻地思考自己的行為,也能讓你們之間的對話更加深刻。例如:「這樣的選擇讓你感覺有什麼樣的意義嗎?」


當你偶遇某人並與他展開對話時,可以想像在你們之間有一個巨大的「聚光燈」垂掛在天花板上。這個聚光燈象徵著對話中注意力的焦點,它會隨著說話者的不同而在兩人之間來回擺動。當你說話時,聚光燈照在你身上;而當對方說話時,聚光燈則轉向對方,照亮他們。在這個過程中,成熟的對話技巧是學會將聚光燈更多地引導到對方身上。這不代表你要保持沉默,而是要儘量讓對話的焦點落在對方。當聚光燈照在對方時,你可以通過專注的眼神和真誠的回應,表現出你對他們的興趣。這會讓對方感受到自己被關注、被尊重。這裡有個心理學上的有趣現象:聚光燈離你越遠,對方反而會覺得你更有魅力。當你積極傾聽並保持對話的流暢時,即使你說得不多,對方也會感到你對他們充滿興趣,進而認為你是個有趣、有價值的交談對象。這種對話方式的關鍵在於平衡說話和傾聽,讓對方在談話中有更多的表達機會。當你不斷讓聚光燈照向對方時,他們會更願意打開心扉,並且對這場對話有更強的參與感。這樣,整個對話不僅自然流暢,還能營造出彼此理解與關注的感覺。因此,在對話中學會靈活掌控這個「聚光燈」,不是為了讓自己在對話中占據主導,而是通過專注傾聽,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和理解,這會讓你在社交場合中更加吸引人。


實際生活應用舉例

情境:你在朋友的聚會上,與一位新認識的朋友交談。


開場白

你:「嗨,你好,今天這聚會真不錯。你是做什麼工作的?」

對方:「我是設計師,主要從事室內設計。」


特徵提問

你:「哇,設計師一定需要非常強的創意和對細節的把控吧?」

對方:「是的,尤其是細節很重要,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就會影響到整體效果。」


情緒提問

你:「那聽起來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,有沒有哪個項目讓你特別有成就感或感到壓力很大的時候?」

對方:「是的,有一個項目本來遇到很多困難,但最後克服了,讓我感覺特別有成就感。」


動機提問

你:「那感覺很棒吧!是什麼讓你堅持選擇這麼具挑戰性的職業?」

對方:「我覺得設計是能夠創造和改變生活的一部分,這讓我有動力去做得更好。」

你:「真的很令人佩服,能夠把工作和興趣結合得這麼好。我最近也在考慮重新設計我的公寓,也許可以聽聽你的建議!」


這個例子展示了如何在一個簡單的對話中,通過特徵、情緒和動機的提問,讓對話更加深入且具意義。這樣的對話方式不僅讓對方感覺被理解和關注,還能自然地引導對方展開更多話題,使整個交流更加有趣和豐富。


 
 
 

Comments


© 2024 by Dustin Chuang. 

bottom of page